京ICP备2022018928号-30 投诉举报:315 541 185@qq.com
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否会被判刑?
法妞网友咨询:
【资料图】
犯罪中止是否会被判刑?
律师解答:
中止犯的处罚原则较为特殊:首先,明确是“应当”从宽处罚而非如同预备犯、未遂犯那样“可以”从宽处罚;其次,注意对中止犯的处罚也不同于预备犯、未遂犯那样比照既遂犯进行处罚;其三,明确对中止犯的处罚关键看是否造成损害结果,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减轻处罚,未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犯罪中止有两种结果:没有造成损害或是造成了损害。我国刑法对这两种结果分别制定了处罚原则,即没有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换言之,是否造成损害,不是构成中止犯的基本要件而是处罚中止犯的量刑因素。
律师补充:
在刑事犯罪的实行过程中,行为人不管是在着手之前还是在着手之后,其实都是有可能成立中止的。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因为行为人主观因素而自动放弃犯罪行为的继续实施。
在共同犯罪中,虽然各行为人在具体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具体行为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每个具体的行为都是围绕共同的犯罪故意来进行的。个别行为人由于各种主观的心理原因在行为过程中放弃了自己的犯罪行为,但如果这种放弃行为并没有阻断犯罪后果的发生,那么共同犯罪作为一个整体并没有停留在既遂之前,这种中止行为就不构成刑法所规定的犯罪中止,只有在共同的犯罪故意所指向的侵害后果被避免的情况下,才可能构成共同犯罪的中止。教唆犯与他人发生矛盾后,向实行犯提议报复陷害,实行犯产生犯罪故意并实施了犯罪行为。虽该教唆犯在实行犯实施犯罪行为之前及犯罪过程中,主观上存在中止意思,客观上具有中止行为,但未能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仍成立犯罪既遂。但在量刑时可酌情从轻处罚。